斯堪地那維亞都市記遊.第十五天
Scandinavian trip. Day 15
スカンジナビアたび.十五日目
在北歐的日子,不知不覺間也極將屆滿兩週,同時,也是哥特堡的最後一天。我滿喜歡哥特堡的優閒感,不過這個城市確實不如斯德哥爾摩或哥本哈根精彩,沒有太多東西可看。
今天要搭敞篷的遊客巴士,先到發車站哥特堡劇院(Stora Teatern)前等待。這裡曾經是哥特堡的城門,叫國王之門(Kungsportsplatsen),不過城牆已然拆除,僅存優美的護城河蜿蜒而過。
在這裡除了水道上的觀光小船與昨天搭乘的小火車外,還有一種是敞篷的巴士。與小火車類似,會沿馬路帶你遊走,到重要景點時,可以選擇下車以遊歷景點,或是選擇繼續搭乘小火車與巴士。不過,不論是昨天的小火車,還是今天的巴士,我都沒有下車(笑)。
哥特堡的火力發電廠,不過煙囪幾乎沒什麼煙,就算有也很乾淨,看來歐洲出了名的注重環保不是浪得虛名。
這座教堂形狀的建築,當地人戲稱「魚教堂(Feskekörka)」,其實是為了躲避冬日寒風才搭建的魚貨市場,跟宗教一點關係也沒有(偉哥不要難過)。
哥特堡大學的有趣建築。
當地神話中的海神雕像。
昨天來的地方,包含里瑟本遊樂園(Liseberg)、哥席亞塔(Gothia Towers)和科學館(Universeum)。話說那隻棘龍偶爾會動,不會嚇到不熟本地的車輛駕駛嗎?
舊烏利維球場(Ullevi),別問我新的在哪(奔)。
剩下一些普通的街景,或是我記不住名稱的景點。
國王之門旁邊的護城河,也是遊船導覽的起點。因為巴士嚴重誤點,所以花掉一個早上才跑完剛才那麼一圈,現在決定先吃頓午飯,等會就來搭船。(結果是趕不及,只好外帶午餐到船上,放著,繼續餓一個小時才吃)先放上各種街景,護城河沿岸的建築比較有歷史感,色彩比斯德哥爾摩的平淡一些,但不失典雅。
這座雕像是國王古斯塔夫二世(Gustav Adolf),手指著地,象徵國王宣示此處為他的領土,並在此建立起哥特堡以抗外侮。
要開船到內海中,有兩個通道,但不論哪個,上方的橋都與水面極為貼近,不蹲下來是不行的。其中一座橋叫理髮師,另一座叫起司機(是有這麼獵奇?)。
沿著海岸,可以看見各種軍船停泊,這些軍船現在已不再服役,而是作為海上博物館使用。
這是名為小酒吧(Lilla Bommen)的地方,雖然原本讓此地獲得其名的酒吧已然不在,這裡卻越來越繁榮。
這棟形似口紅的建築物,名字就叫作口紅(Läppstiftet),是哥特堡少數超過二十層樓的建築,高86公尺,最上層樓作為觀景台使用。
哥特堡有不少為了修造大型軍艦而建的造船廠,如今多已不敵國外競爭而荒廢,為了讓船能順利到達外海,這裡的橋都有機關,方便高船通過。
愛立信(Ericsson)在哥特堡的研發部門。哥特堡是不少瑞典企業的總部所在地,例如富豪汽車(Volvo),不過愛立信和宜家家居(IKEA)卻不是。
遠望出海丈夫歸來的女性雕像。
之前提過的魚教堂。
導覽總算結束,可以吃午餐了。吃飽後,到剛才提過的以棄用軍艦建成的水上博物館(Maritiman)。這裡有各式各樣的軍艦、甚至潛水艇,從古至今,可以入內參觀,不過要注意安全,畢竟大部分的通道都很狹窄,樓梯也很陡且危險,如果火災的話肯定當場悲劇。
船艙中的起居,不過這麼高級的起居,是將軍等級的人才有幸使用。
船長掌舵的地方。
進入潛水艇,別問我爬樓梯時要怎麼拍照。(當然是用嘴拿相機啊,笑)
這才是一般船員的床,不過躺起來也滿舒服的。
在這裡真的要小心點,到處都是尖銳或是堅硬的物品,撞到真的會受傷,而且有些把手或轉扭別亂玩,我自己就不小心拆下了一個。
接著,進最大艘的現代戰艦內部。不免想問,要花多久的時間,一個機師才能搞懂這裡每樣東西的功能?
甲板上則寬敞許多,不想機房內狹窄又零亂。
最後,去口紅的第22樓,欣賞全市美景。不知道多久沒到過這麼高的地方,竟然有點腿軟。
今天又要搭跨國火車,而且一搭就要搭六個小時。挪威的海關似乎比較嚴,會上火車來檢查,這時,再度體會到臺灣護照根本萬國通行證。海關來時,我剛好人在廁所,由同行友人出示其護照,並說明我去如廁之事,待我歸來,竟然只口頭詢問我朋友確認去廁所的是不是就是我,連我的護照都不看(驚);相較之下,同車廂的一對中國母子,就被多要求要出示一堆有的沒的的證件,沒被約談一下。(結果那對母子也是順利通關,然後在車廂內用筆電看電影,竟然不戴耳機直接放出聲音,吵跑一堆皺眉的老外)
傳說中的挪威的森林(ノルウェイの森)與附帶農舍。
經過漫長的歲月(啊不就六個小時?),終於到達挪威首都奧斯陸(Oslo),全世界最貴的城市之一。公車嘛...算了,還是先走路去旅舍睡覺吧。話說,現在是晚上十點,這種亮度要持續到凌晨後才會變暗,不愧是高緯度國家。
明天開始,將是整趟旅行中最噴錢的一段,希望不要淪落為乞丐。
留言列表